第三章:组织机构
组织结构对于培训学校来说,是指在其内部形成的结构严密、相对独立、具有层级关系,在对应的结构层级上填充上相应的人员,来进行工作和管理。
组织机构要有一定的弹性,既要严谨,有不能过于呆板。能使用培训学校在实际运营中的变化,培训学校的发展方向,战略上的改变的同时,组织机构会相应的进行调整,进行部门的增减、职责范围、权限的变更等。
第一层是:总部中心(校长、副校长)。
第二层是:各个部门(可以按业态来划分,比如:班课、1对1等。也可以按职责来划分,比如:市场部、教学部、行政部等。)
第三层是:部门岗位(各个部门的岗位职责,比如市场部:咨询主管、课程顾问。教学部:学科主任、各科老师等。)
在层级的划分上,根据培训学校的发展和规模进行相应的设置,不必刻意必须计较怎么划分或命名,只要适合自己的学校就好。但进行组织机构设置的时候,定义组织机构的目的一定要明确,有两个目的,第一是为了进行团队部门考核,就是对部门考核; 第二是为了对岗位职责考核,就是对员工个人考核。团队部门考核是为了对团体部门凝集力的培养和管理,让部门团队发挥集体的力量,岗位职责考核是为了激发员工个人潜能,让员工更优秀。不要专门针对某个人进行考核,比如说就要考核张三,可以针对张三的个体定义一个岗位,对这个岗位进行考核。
如果有多个校区,各个分校区是平行的层级,每个校区作为一个独立的运转中心,没有必要针对分校区再去定义各个分校区的部门,分校区的岗位。分校区组织机构的搭建和上面的第一层、第二层、第三层的各个部门名称,岗位职责是一样的。各个分校区的人员选择到对应的部门和岗位职责上即可。这样就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组合而不烦乱,对考核和管理也可以扩展和延伸。
第一节:校区结构
校区结构主要定义分支机构信息,包括各行政区域、教学校区等信息。以便于在其他资料中被引用。
[是否校区]:分为区域和校区,校区是具体的教学点,区域是机构的层级划分的区域。
[校区名称]:是必须录入项,且不能重复。
[属性]:是否加盟还是自营等。不需要设置为:无。
[级别]:校区的级别属性描述,比如定义为A级,B级等,那些是新开校区等,不需要则设置为:无。
第二节:部门设置
根据培训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,进行部门划分。部门设置原则要本着最少、弹性的方式进行设置。一个相对成熟的辅导培训学校通常会设置如下部门:
总部职能,市场招生,教研部门,教学部门,后勤行政,财务部门。发展中培训学校的部门设置可以竟可能简化,一人身兼多职。
第三节:部门岗位职责范例
一:校长、创办者
1:基本说明:校长是学校的法人,对学校的各项工作负全面的责任。遵纪守法,依法办学,依法治学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,指导学校的发展方向,制定学校的目标计划,落实任务指标到具体部门和人员。
2:工作概要:
(1):规划方向:规划学校的发展方向,校长是学校的舵手,重要性不言而喻。校长也需要不断的学习,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,和同业、朋友、伙伴等进行沟通、交流,提高自己判断问题的能力。规划好学校正确的发展方向。
(2):引进人才:培训学校的竞争,最终也是人才的竞争;有的校长教学很棒,有的校长擅长招生营销,有的校长擅长管理;每个人有自己的特长,同时也可能有自己的短板,需要引进人才,来弥补学校发展中的不足。第一类寻找合伙人,第二类从其他机构挖人,第三类走招聘渠道招聘,第四类加大对内部人员培养,员工激励机制,开发人力资源,培训与培养人才,促进员工的快速成长,
一个善于学习的团队,一定有很好的成长空间。打造学习型组织,开展多种学习方式,提升员工的自身素质。
(3):制定目标:对各个部门进行目标化管理。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,合理制定任务目标。通过目标化管理,制定各部门工作目标(月度、季度、半年度、年度)计划。正确的任务目标有如下几个要素构成:任务目标名称,任务目标数值,任务目标时间。不同的教学模式,任务目标的制定也不相同。班课的和1对1由于运营、教学等差异情况,班课按年度、学期、校区、学科来制定任务,1对1按年度、月份、校区来制定任务,两种教学模式制定任务目标是不同的。下面以具体的图示范例进行说明。
(3.1):针对班课制定的任务目标步骤如下:
第一步:总体任务目标
第二步:分校区任务目标
第三步:分学科任务目标
第四步:任务完成决策分析
(3.2):针对1对1制定的任务目标步骤如下:
第一步:总体任务目标
第二步:分校区任务目标
第三步:任务完成决策分析
(4):监督执行:不少培训学校的制度很完善,可是执行不到位。没有监督和检查的制度形同虚设。领导与监督各部门工作,进行学校综合工作的监督,抓好学校日常工作、教学工作与招生、宣传、拓展工作,创造较好的效益与利润。把好的制度进行落地实现,需要对各个部门进行检查和考核管理,并按管理制度规定来指导、支持、监督管理制度的完成情况,执行过程要和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,按规定确定其工作岗位、工资报酬、奖金、福利等待遇。建立起良好的奖惩机制,优化确定员工工资待遇与奖金标准,激发员工的主动干劲和部门团队的协作精神,保证和加快制度任务的实现和完成。
(5):协调处理:协调和处理学校与教育各级行政部门及各相关部门的关系。维护学校运营的正常进行,处理校内突发事件。对员工工作问题提出及时改进建议,必要时按规定终止合同。建立会议制度,会议有晨会,晚会,周会,月会,年会等,比如会议固定到星期二,每次会议有一个议题,每次会议有议题,有时间,有结果。